拼多多为什么关闭本地生活服务?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但可能会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量:

拼多多为什么关闭本地生活服务?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但可能会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量:

一是确保核心业务的聚焦策略。一位接近拼多多的人士曾表示,这只是一次小小的业务“试水”,现在的重点是跨境业务。跨境业务是拼多多于2022年上线的海外电商平台Temu,目前已成为该公司的最大投入点和增长点。可以说,多多跨境将再造多个拼多多。就本地生活业务,拼多多可以有,作为用户体验的一个入口,但并不是增量的必然点,投入上自然不会过多。

当资源有限的时候,收缩业务半径,采取聚焦策略就是最好的方法。因为,不考虑可获得资源,盲目扩张,拉长战线,很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。

二是本地生活业务的饱和度。从数据上来看,本地生活服务的开发空间还有很大,但不要忘记,大厂们都已入局,可以说,无论是现在的流量,还是未来的流量,其实已经被预支的差不多了。除了美团的垄断性地位,其他无论是抖音、阿里,还是小红书,都磨刀霍霍,在这种情况下,拼多多想要一争高下,恐怕比较困难。

艾媒咨询集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则分析,本地生活的布局有一定的门槛,美团、饿了么等玩家在与商家信息系统的联通、工具连接等方面付出了大量早期成本,同时,要让消费者适应多多买菜作为本地生活的新平台,也有着较高的新进入成本。

多多买菜扎根的县域乡镇下沉市场,本地生活的市场规模可能并不大,优势并不明显,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,他们可能更青睐于固定的美团,或者每日相伴的抖音等平台。可以说,相对于本地生活服务增长空间的预支饱和度,拼多多自身的拓展饱和度也是一个因素。

三是以退为进的品牌战略。尽管多多买菜关停本地生活项目,但拼多多APP主站内仍保留着“本地生活”入口。可见,有时候竞争,也并不意味着“一根筋向前冲”,退一步是为了进十步。

特劳特的品牌定位理论上表述,以退为进是让企业先避开竞争对手的强势领域,走一条差异化路线,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,在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决战地点(心智位置)一举歼灭对手。当华为遭遇美国全面封锁的时候,把荣耀业务脱离出来,就是典型的“以退为进”的做法。

据艾媒咨询的统计显示,截止2022年末,拼多多是国内消费者最常使用的社交零售平台,占比高达69.1%。在调研中,有接近半数用户表示好友分享、拼单/拼团是最喜欢的社交零售模式。可见,相比于美团庞大的商家网络和配送团队,以及发达的前置仓、末端物流等,拼多多的最大优势在于娴熟的社交裂变、拉新模式,如何在优势上寻找突破,才是拼多多卷土重来的关键。

综上,拼多多并不会放弃本地生活业务,毕竟这是链接消费者一条新渠道,但要说将其视为核心业务,恐怕也不会,在有精力之余去布局,或许才是拼多多的选择,毕竟在鱼与熊掌间,总要有取舍。

00000000图片_20231228213738.png

20240101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