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上广的年轻人,八点以后的夜生活,目的地或许不是酒吧,而是去取“剩菜盲盒”

当代年轻人八点以后的夜生活,目的地或许不是酒吧,而是去取“剩菜盲盒”。

原价30元左右的面包、100元左右的寿司或轻食、20元左右的咖啡……均可以通过“剩菜盲盒”的相关小程序下单,并以原价三分之一的价格买到,并在当晚9点后领取。这些保质期较短的食品,由商家在打烊前打包,以“盲盒”形式折扣售卖。“剩菜盲盒”原起源于国外平台Too Good To Go,而如今,这一概念在惜食魔法袋、米粒盒子、趣小袋、袋走PAKE-AGE和八点以后等相关本土化平台的助推下走进中国年轻人的视野。在北上广、成都、重庆、长沙等多个城市,都有不少年轻人尝到了“剩菜盲盒”的甜头,甚至为了“抢”到限量盲盒,每日早早蹲点。

尽管目前“剩菜盲盒”的品类较为局限,布局区域也尚显“小而美”,但这种既环保又省钱的消费形式,似乎是一门一举两得的好生意——消费者“薅羊毛”,商家减物损。不过,当“盘子”越多越大,“剩菜盲盒”还能“香”多久呢?

为了11.9元4个面包,定闹钟拼手速

最近一个月,身在成都的唐佳琳总会提前订好早上10点和下午2点的闹钟。闹钟一响,她便立即打开手机小程序“惜食魔法袋”和“米粒盒子”,开始筛选预订不同的“剩菜盲盒”——主要是由包括超市、烘焙店、咖啡店等商家,以“盲盒”形式打包,折扣处理当天卖不掉的食物。

每次顺利抢到心怡的“剩菜盲盒”,唐佳琳就早早开始期待晚上8点的取盲盒之路,她筛选的店铺往往不在公司附近就在家附近,“下班后散个步就顺便取了。”

对于工资水平并不算高,且背负房贷的唐佳琳而言,“剩菜盲盒”可以算作其省钱的宝藏门路,“一般可以只花原价三分之一的价格,就能买到不少吃的”。一个月前,当唐佳琳被同事“种草”了这些“剩菜盲盒”平台时,她本是抱着“便宜能有好货吗”的怀疑态度打开小程序随手刷一刷,没想到“打开了新世界”。

22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