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归中小商家在本质上就是回归低价,而这也倒逼着各大平台尽可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低价模式

平替风的兴起,折射出市场的需求侧正发生深刻结构性变化:当下以质量为基础的低价消费需求正逐渐成为市场普遍共识,价格成为锚定行业增长的关键因素。

而这也倒逼着各大平台尽可能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低价模式,一股“回归”的风潮由此应运而生。但从当下的趋势来看,这股“回归”的风潮并不是单一线性,而是立体多维的,首先就是回归中小商家。

无论是拼多多新CEO赵佳臻上台后意图通过设立“百亿生态”,带领平台中小企业和优质商家提质增效;还是京东制定“春晓计划”带动大量中小微商家入驻京东,并不断推动自营与POP店铺平权;亦或是是快手推出零元开店项目、抖音做货架电商,客观上都是在为中小商家提供了更多舞台,而这些中小商家可以规模化地为平台补充低价货源,因此回归中小商家在本质上就是回归低价。

在国内,大量中小商家通过聚合形成了产业带。产业带集生产角色和流通角色为一体,具有很强的产业协同能力,因此以产业带为中心做供给挖掘是一件ROI很高的事;同时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,面临淘汰的低端产能需要寻找出路,这些产业带上的商家,也借助平台的扶持实实在在地赚到了钱。

平台与产业带的结合,是一场你情我愿地双向奔赴。更为重要的是,借助产业带,省下的中间环节费用就可以让利给消费者,而这又实现了供给侧和消费者双方的共赢。所以,引入产业带其实也是在回归低价,回归好物好价。今年双十一前夕,淘宝推出了“星产地”计划,目标就是地方产业带的产能。

无论是单个的中小商家还是产业带,其实对于整个电商行业而言,低价战的本质是一场供给战

00000000图片_20231228213738.png

20240101.jpg